网站支持IPV6 | 无障碍阅读 | 适老化模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政府信息公开>>法定主动公开内容>>六稳六保

构建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打造老人幸福生活“新港湾”

来源: 作者: 日期: 2025-03-19 10:45

‌社区养老在养老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,近年来,民乐县民政局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需求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、优化养老服务资源布局、探索创新多样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,通过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,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,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取得长足进步,为老年人打造幸福生活的“新港湾”‌。

  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以省委、省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建设为契机,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养老领域集聚,在县域内成功打造层次清晰、机构衔接、功能互补、区域联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,实现了辖区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。近年来,相继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,农村互助幸福院9个,农村(社区)日间照料中心128个,为附近老人提供康复理疗、娱乐休闲、供餐助餐等服务,让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、家边、周边,有效解决了空巢、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、无人照料、精神孤寂等问题。

适老化改造赋能原居养老按照“保基础、兜底线、扩普惠”的思路,持续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,支持专业化、连锁化养老服务主体参与养老服务,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庭,就近就便享受享老服务。一是深入推进千名独居老人家庭智慧安居项目,为全县1000户独居老人安装一键拉绳报警器、烟雾报警器等智能家居设备,借助智慧安居平台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、智能监测、安全提醒、精神慰藉、关爱问候等服务,实现老人需求与服务供给“零距离”。二是家庭床位建设全面铺开,依托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,对352户老人家庭进行养老床位建设及特殊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,为其配备护理床、电动轮椅等设备,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、起居行走、康复护理等核心需求。三是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,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。将电动轮椅等4大类72项适老化产品纳入购置补贴清单范围,特困低保老人和其他老人家庭分别按照购置总价的75%、70%进行差异化补贴 ,目前项目共惠及老人家庭609户,补贴金额达301万元。

老年助餐服务加力提效为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支持居家社区养老 ,增进老年人福祉,切实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,2024年,提请县政府印发实施《民乐县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》,根据全县老年人口规模、助餐服务需求,采取“爱心食堂”+“加盟企业”相结合的模式,在城区借助1家爱心食堂(惠民餐厅)、加盟2家资质齐全、经营规范、食品安全且质量有保证的餐饮企业(红牡丹快餐店、罗胖子面馆)作为助老餐厅,同时依托六坝、三堡、南古、洪水镇4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南古镇杨坊村互助幸福打造5个农村老年助餐点,所有助餐点实行助餐服务差异化补贴,全县60岁以上一般老人在指定点就餐可享受低于市场价1元的爱心价,特殊困难老年人(最低生活保障对象、特困人员、高龄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)则按照60—79、80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,每人每天分别享受2元、3元补助,所有老人可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借助“云餐厅”智能化设备刷脸就餐享受补贴。至目前共提供优质高效的老年助餐服务3.5万人次。

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档升级。为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流程化、标准化水平,2024年12月,与中国移动合作,成功完成了从“益康养平台”到“智慧养老服务平台”的提质升级。该平台共包括呼叫中心、老人档案管理、服务工单管理等28个子系统,涵盖居家养老服务、家庭养老床位管理、老年人信息管理等功能。平台“一键通”应急呼叫系统采用“平台+服务+老人+终端”的智慧模式,4名工作人员通过24小时客服中心及信息化平台,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全天候智能监测预警、提醒服务和关爱探视等服务,确保老人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得到快捷、高效的救助,同时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代购等贴心周到的居家养老服务。

社会化力量多元融合。为进一步提高全县特殊困难老年人照料护理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,我县与4家养老服务组织签订合同,借助信息化手段,为城乡居家养老的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和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“三个一”(每周打扫一次卫生、每半月洗一次衣服、每月理一次发)居家上门及“六助”(助餐、助医、助洁、助急、助购、助行)服务。今年来,共为全县1157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及44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服务6494人次,全县特殊困难老年人精神面貌及室内脏乱差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,生活水平持续提高。同时组建以低龄老人为主力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(年龄平均63岁),配合司法、卫健等相关部门和人员为附近老人开展免费义诊、 普法宣传、兴趣小组等活动,有效丰富老人文化娱乐生活,守护老人身心健康。